<li id="pw0ro"><acronym id="pw0ro"></acronym></li>
  • <em id="pw0ro"></em>
  • <em id="pw0ro"><acronym id="pw0ro"><u id="pw0ro"></u></acronym></em>

    徐長明:最壞時刻已過去商用車仍將保持高增長
    作者:管理員    發布于:2012-08-12 15:02:08    文字:【】【】【
    雖然今年上半年我國商用車市場,特別是重型卡車市場遭遇滑鐵盧,但前十年商用車年增長為12%,重型卡車增長為9%,過去他們都有著輝煌的行業發展史,今后他們將如何演繹呢?國家信息中心信息資源部主任徐長明近日表示,根據中國GDP年均增長率、城市化、運輸強度這三個指標數據判斷,商用車未來十年增長率還會保持在年均9%左右,重型卡車的增長速度略高于此。
      2012年商用車形勢和前幾年相比出現較大幅度下滑,不僅是增長率下降,還包括絕對量下降。
      徐長明分析說,2012年商用車市場出現較大幅度下滑主要原因有兩個:一個原因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出現后,國家投入了4萬億元保增長,致使當時商用車需求勁增,在一定程度上透支了市場消費。不過,這個原因只占今年需求萎縮的10%;今年商用車市場的嚴峻形勢主要還是由于宏觀經濟增速降低所致。
      徐長明根據以下三個指標數據判斷商用車未來十年增長率還會保持在年均9%左右,重型卡車的增長速度將更高。
      第一個依據是,中國GDP年均增長率還將繼續保持在9%左右,去年GDP基本達到六萬億的水平,以此推算,大概2020年能達到四萬億美元。第二個依據是城市化,現在城市化率達到了46.6%。第三個依據是,運輸強度依然很高。我國運輸強度高主要是由資源分布和現階段的經濟結構決定的。一般來講,資源分布越不均勻,運輸強度越大,而我們國家恰恰是資源分布不均勻的國家。以煤炭為例,我們的能源主要集中在中西部,煤炭88%在中部和西部,東部只占22%,但是加工業主要在東部。東部地區占鋼鐵產業28.4%,西部合起來才30.6%。像山西、陜西、內蒙、河南等這些大省,他們的物資要運到東部去進行工業加工,這就是現狀。過去十多年我國一、二、三產業所占的比重看,一產是逐年下降的,三產則相對穩定。雖然政府已經提出來要靠加快發展第三產業來拉動經濟增長,但是目前來說實施難度還較大?,F在政府已經提出來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科學發展,但難度也較大。資料顯示,過去十年我國粗放型的經濟發展模式還沒有得到改變。過去十年年均GDP增長10%,發電量年均增長8%,鋼的產量年均增長15.9%,這反映了我國仍以粗放型發展方式為主?,F在全國煤炭消費量占全球的42.6%,鋼鐵消費量占全球的37.8%,這都是2009年數字,去年大概40%左右。水泥的消費量超過全球總消費量的一半,達到全球消費量的51.3%。這足以解釋為什么我國卡車消費量占全球一半。這也反映了我們的經濟發展模式還沒有改變,要想在短期內改變確實有一定的困難。
      徐長明認為,政府已經意識到轉變這種發展模式的緊迫性,希望它盡快轉變,也采取了若干措施,但是一直沒有很好的改變,主要是兩個原因:一是與舊的經濟發展方式相配套的體制基礎還頑固地在起作用,比如地方官員的業績考評主要是以經濟增長率為參考,而地方官員通過實現GDP的增長是達到考核的最直接方法。目前能夠帶來GDP增長的主要是重化工業,因為現實處在這個階段,靠高新技術去拉動還有難度。另外我們的稅收主要產生于制造加工過程,不像歐洲,很多是產生于個人所得稅,所以我國從稅收角度也必須要靠制造業的發展。二是我國現在還沒有建立起來有利于創新和創業的經濟、社會、文化和政治環境。
      徐長明預測,2012年1~2季度,中國經濟已經探底,三季度開始,中國經濟將探底回升。中國商用車市場的最壞階段已經過去,三季度商用車市場需求將緩慢爬升,四季度和未來商用車市場將逐漸回暖。
    版權所有 Copyright(C)2015 上海嘉仕久企業發展有限公司
    欧洲a片一级
    <li id="pw0ro"><acronym id="pw0ro"></acronym></li>
  • <em id="pw0ro"></em>
  • <em id="pw0ro"><acronym id="pw0ro"><u id="pw0ro"></u></acronym></em>